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点击量:139 时间:2024-11-18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京政发〔2017〕18号)(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十三五市级重点专项规划。《规划》的发布实施,对统筹推进十三五全市能源各领域、行业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规划》共11章,约2.2万字。
一、规划的主要特点一是更高的站位。《规划》编制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如何建成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能源体系,深化相关重大问题研究,提出了在首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二是更宽的视野。
《规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新趋势,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对能源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主动作为,把首都能源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更加关注北京与河北、天津等周边省市的能源联动发展,更加重视城区与郊区、平原与山区的一体化协调发展。三是更大的力度。《规划》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补齐设施能力和城市运行的短板,提出加快郊区散煤治理和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新突破、推动能源绿色智能转型等十三五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彰显了全市加快能源清洁转型的决心和力度。
四是更高的标准。《规划》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在电力、燃气、供热等设施能力保障、城市能源管理运行等方面,提出了体现首都发展阶段的更高目标。通过《规划》的实施,将会更好地发挥北京对全国能源发展的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二五能源发展成效与问题,深入分析了十三五首都能源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提出努力实现能源安全保障水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智能高效利用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的四个显著提升,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城乡一体、区域协同的现代能源体系总体目标。
2020年能源发展目标主要涉及5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其中,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等7项指标是国家和市政府考核的约束性指标,必须确保完成;其它13个指标为预期性指标。――总量控制方面: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600万吨标准煤左右,其中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500万吨以内;――结构调整方面:到2020年,全市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5%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以上;――节能减排方面:力争到2020年左右全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尽早实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
――能源惠民方面: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老旧管网(包括电力、供热和燃气管网)的消隐改造,让城乡居民用电、用热、用气更加安全方便。大幅提高郊区农村的生产、生活用电水平,农村地区电采暖用户户均变电容量达到9千伏安左右。
三、规划重点任务《规划》从7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打好压减燃煤攻坚战。《规划》提出,聚焦民用散煤和燃煤锅炉两大领域、城乡结合部及郊区两大区域,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由内向外、集中连片、分步实施,通过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以新能源代煤等多种方式加快压减燃煤,到2017年,城六区和通州区、大兴区和房山区的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到2020年,基本完成市域内工业和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改造,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500万吨以内。二是全面增强设施保障能力。
针对现有设施能力供应保障的短板,《规划》分别提出电力、燃气、供热、油品等领域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建设安全可靠电网方面。提高外受电通道能力。
加快内蒙古、山西、东北电网到京津唐电网的外受电通道建设,2020年全市外受电达到14条通道30回路,输电能力达到3500万千瓦。完善本地电源支撑。全面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形成以四大燃气热电中心为主、区域能源中心为辅、可再生能源发电为补充的多元电源支撑体系,全市清洁发电比例达到100%。
到2020年,四环路内、城市副中心、新机场等重点区域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户均年停电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户均年停电时间下降到27分钟以内。完善多源多向燃气设施体系方面。
针对高峰时段天然气资源紧张、储气能力不足等问题,《规划》提出,按照保总量、保高峰、保储备的原则,加快构建八大通道、10兆帕大环的燃气供应格局。加快外部供气通道建设,建成陕京四线及配套工程,形成10兆帕供气环网。完善市内输配系统。
加快西六环中段管线及密云等接收门站建设,形成六环路4兆帕核心输气平台。结合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建设,加快完善城镇和农村燃气供应体系。到2020年,包括延庆在内的10个远郊区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气,基本实现平原地区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发展清洁高效城乡供热方面。
坚持多种方式、多种能源相结合的清洁供热发展方向,加快完善安全清洁的城乡供热体系。在城区,要打通断头断点,优化运行方式,系统提升中心城大网供热保障能力。在郊区,要加快推进新城现有燃煤锅炉清洁改造,完善与河北三河、涿州等地区清洁供热合作,提高通州、房山清洁供热水平。因地制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种方式发展乡镇及农村地区清洁供热。
2020年,全市清洁供热比重提高到95%以上。完善油品供应保障体系方面。
稳定总量、优化存量,优化调整油库及加油站布局,增强清洁油品供应能力。加快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现油品减量替代。三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新突破。
《规划》提出,实施绿电进京计划,深化加强北京与河北张家口、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和山西大同等地的清洁能源合作,推动共建一批可再生能源输出基地。到2020年,年外调绿电总量达到100亿千瓦时。扩大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
重点实施阳光校园、阳光商业、阳光园区、阳光农业、阳光基础设施五大阳光工程,加快推进顺义、海淀、亦庄国家级光伏应用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新增光伏装机100万千瓦,太阳能集热器面积100万平方米。
加快热泵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推广利用。稳妥开发深层地热。结合集中供热清洁改造和散煤治理,推动浅层地温能应用。
大力发展再生水源热泵供热。到2020年,全市新增地热和热泵供热2000万平方米。
有序利用风能和生物质能。到2020年,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45万千瓦,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四是引领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
《规划》紧扣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趋势,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互联网+为手段,加快推进能源新技术、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十三五要积极推进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储能运营新模式,开展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城市副中心、2022年冬奥会赛区、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区域打造成为绿色智能高端应用示范区。
五是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首都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节能优先发展理念,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规划》提出,严格执行三级双控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区域差异化用能管控措施和能效准入标准,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在全市范围内加快淘汰能耗较高、污染较大的行业和生产工艺。
持续推进建筑、交通、工业、能源系统等重点领域节能。深入推进电力、燃气需求侧管理,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引导用户合理用电用气。大力倡导文明节约消费模式和绿色低碳用能方式。
六是完善能源运行和应急保障体系。随着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用户对城市能源供应服务的高可靠保障、多样化服务和智能运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规划》提出,健全资源保障和运行调节长效机制,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智能监控网络,全面提升能源运行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建立健全多层次能源储备体系。加快建设LNG等城市能源应急保障设施,增强电力抗巨灾能力。
加强能源应急机制和专业化应急保障队伍建设,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七是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
《规划》强调,全面落实国家能源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试点先行,积极稳妥推动热力、电力、燃气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理顺能源价格机制,强化政府行业安全监管,创新服务方式,让市民享受高效便捷的能源服务。《规划》还从完善能源协同发展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等5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本文来源:PG电子平台-www.bjzjrx.com